產品中心

為什麽COD總是莫名超標?廠長:都是這些原因導致的……

  • 發布時間: 2025-01-21
當我們發現出水COD在線監測數據升高時,最先應當考慮的就是COD在線監測儀表的準確性。
需要第一時間向運行管理人員匯報相關情況,並請化驗人員及時采樣手工化驗
如果手工檢測未超標,就要聯係在線儀表運維單位進行設備維護,看看是否由以下原因引起:
 
1、設備故障(如排液閥故障導致廢液排放不徹底等)導致檢測數據失真;2、曲線漂移,需要重新標定;3、試劑失效等。
 
查明原因後,1、對相關故障問題進行處理清除,盡快恢複水質監測;2、對儀表維護進行相關記錄;3、將情況匯報當地生態環境執法部門。
 
如果手工化驗檢測結果超標,就需要運行管理人員根據實際的工藝運行情況進行分析。
 
看看造成出水COD超標到底是因為係統內部還是進水超標的原因造成,及時采取對應的工藝調整,如降低水量、調整回流比等。
 
同時,結合來水水質,汙水處理係統各工藝段的現狀,尤其是生化反應池運行狀態(微生物鏡檢)來判斷受影響程度,預估水質恢複時間
 
在此期間,我們還應及時關閉出水閥門,將不合格廢水排入事故應急池,並將係統實際運行狀態匯報公司相關負責人,由負責人宣布啟動應急預案。
01
進水氯離子升高,造成出水COD超標
通常在我們化驗檢測分析的過程中,首先要進行的是氯離子的初判。
為了測試結果的準確性,我們應當先測定氯離子濃度,如初判氯離子結果確實高的情況下增加硫酸汞投加量來充分掩蔽氯離子,再來檢測COD含量
 
與此同時,也需要對高氯離子的廢水來源進行溯源。
汙水廠管網巡查的相關人員可以結合企業環評等資料來縮小巡查範圍,發現來源後取樣留證應當匯報當地主管部門,臨時關閉其廢水排放閥門。
 
最後,如果檢測結果顯示氯離子濃度不高,則需考慮進水水質、生化係統是否異常。
02
進水水質,造成出水COD超標

進水水質主要包括進水pH、水溫過低、有機物濃度、懸浮物、存在難降解或抑製類成分等因素。

 
1、進水pH 
 
進水pH過高或過低都會對生化係統造成影響,導致生化係統無法正常運行甚至係統崩潰,微生物和反硝化菌等沒有合適的生存環境。
而這必然會造成係統處理水質能力下降,處理水質惡化,出水各項指標升高。
 
因此,汙水處理廠進水pH過高或者過低時,要及時采取如下措施
  • 在預處理或一級處理階段對廢水進行中和,汙水管網沿線檢測pH,異常管線段同時行中和
  • 預處理和一級處理階段對廢水進行不斷的內循環,防止中和不徹底,中和調節完成後再緩慢恢複進水。
  • 若判斷pH異常的廢水即將影響生化係統,可以加大回流量,相當於用沉澱池的廢水來稀釋pH,降低其對生化階段的影響。
 
2、水溫過低 
 
過低的水溫會使得各種微生物的活性大大降低,以氨氮為首的汙染物指標首當其衝的出現濃度上升的趨勢,緊跟著的就是總氮、COD等。
因此,為最大限度降低水溫影響,保證出水水質達標,可采取如下措施
  • 在每年的11月中旬前後開始,可有計劃地逐步減少排泥量來緩慢提高汙泥濃度,通過提高活性汙泥的菌群數量,保證生化處理階段的處理效果。
  • 水溫過低時也可適當降低生化係統進水量,減小回流比,增加廢水在生化階段的停留時間。
 
3、有機物濃度 
 
進水水質發生變化,有機物濃度過高,進而對活性汙泥產生較大影響
  • 遇到高負荷時,會發現生化池白色泡沫增多,出水在線COD檢測儀表數值升高;
  • 在做汙泥沉降比時,會發現汙泥沉降性能降低,上清液渾濁;
  • 有機物的去除效果降低,好氧區溶解氧下降,化驗人員觀察生物鏡檢時會發現原生動物增多。
此時,應及時大幅度降低生化係統進水量,有條件的可停止進水,降低回流比,提高曝氣量,通過悶曝來讓係統恢複。
 
4、進水存在難降解(或抑製類)成分 
 
發現出水COD升高,有些同行會做悶曝試驗
 
取生化池混合液50L左右,首先取少量混合液沉澱,取上清液過濾測試未進行曝氣試驗的COD 濃度,然後通過化驗室小型曝氣機一直悶曝,模擬增加生化係統停留時間,每間隔4小時取少量混合液沉澱測試COD濃度。
受到有機負荷影響時,在24-48小時內,上清液的COD去除率較低,在48小時後,上清液COD去除率能夠達到50%並繼續平穩降低。 
 
如果72小時COD去除率仍無變化,則要懷疑是否係統進入了難降解或濃度較高的抑製類物質。
 
存在難以生物降解物質的大多情況下我們會發現BOD占比較低,甚至B/C小於0.20;另外部分難降解有機物對活性汙泥有一定的抑製作用,對活性汙泥的泥水分離也產生了影響,表現為上清液渾濁。
 
受到此類廢水影響時,需加強對厭氧生化處理工序的運行管理。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投加活性炭來吸附此類有機物。
 
5、懸浮物過高 
 
生化係統來水懸浮物偏高,當進水懸浮物過高時,我們在一級處理階段可通過投加絮凝藥劑來增加沉降效果,及時排除沉澱汙泥可很快解決。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問題不一定是外部因素引起的,也有可能是一級處理工段沉澱的汙泥過多未及時進行汙泥處理,泥層過高後隨廢水一道進入生化係統引起的 
03
工藝控製因素,造成出水COD超標
 
廢水處理工藝控製影響因素主要包括溶解氧、回流比、汙泥濃度等。
 
1、溶解氧 
 
AAO工藝一般厭氧段控製0.2mg/L以下,缺氧段0.5mg/L以下(控製好內回流比),好氧段控製在2-3mg/L,好氧段溶解氧是運行操作人員根據在線溶氧儀或手動式溶氧檢測儀反饋數值的升高或降低來及時調整風機運行頻率或者氧氣使用量。
 
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偶爾會出現進水水量增大或者進水COD濃度增大,操作人員忙於現場事務沒有及時發現或者長時間未做調整,導致好氧區溶解氧過低,甚至低於0.5mg/L,最終出水氨氮、COD 等指標超標
 
這就要求我們操作人員有一定的責任心和業務技能,盡可能地杜絕此類現象發生;
一旦出現此情況,要及時增加風機頻率或者氧氣量,並適當降低進水量,若此現象維持時間較長,則需對二沉池或後續工段進行取樣分析,水質超標則需停止進水並將廢水回流處理。
 
2、回流比 
 
汙泥的回流,保證了生化係統的汙泥濃度,也就保證了微生物菌群的平衡,水質異常時,通過回流比的控製,來盡量增加廢水在係統內停留時間,利用微生物將廢水降解得更加充分。
 
一般情況下,汙泥回流比一般控製40%~70%,回流比降低,增加了汙泥在二沉池底部的停留時間,且回流汙泥濃度更高,汙泥活性也變得更大,增加了降解和吸附有機物的能力;
 
硝化液內回流控製200%為宜,保證缺氧區溶解氧低於0.5mg/L;這樣保證了厭氧區釋放磷、缺氧區反硝化脫氮的功能進行,聚磷菌釋磷階段和反硝化菌反硝化階段也消耗了相當一部分低分子有機物。 
 
3、汙泥濃度 
 
合適的汙泥濃度,是汙水處理係統穩定達標的保證。
 
根據進水濃度和季節變化,一般認為MLSS控製區間在3000-5000mg/L之間,足以應對處理日常的市政汙水。
工業廢水則需根據汙水的水質情況來確定合適的汙泥濃度,一般不超過10000mg/L,因為汙泥濃度越高,相應的能耗比就越大。
 
日常運行期間,汙水處理運行人員注重的更多的是MLVSS數值。因為MLVSS更能直觀地反映活性汙泥的數量,其結果已經排除了活性汙泥中無機物的影響,它一般對MLSS占比在0.6-0.7左右。
若像上文所提因懸浮顆粒造成的汙泥濃度升高的假象,MLVSS占比會在50%以下,活性較差,操作人員根據汙泥濃度過高的數據再進行大量的排泥,則造成係統不堪重負,導致水質超標的水質事故發生。
 
因此,日常我們運行管理人員要及時了解MLVSS數值,並熟悉與MLSS對比值,一般會有個比較穩定的比值,出現較大波動,特別是降低到0.5以下時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汙泥中無機成分太高,需要分析出現此現象的原因。
寫在最後
 
作為一名汙水處理運行人員,當出現出水COD升高甚至超標的情況時
 
1、要根據實際情況分析導致超標的原因,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進行工藝調控。
 
2、對汙水處理係統要分析到位,不可盲目調整,不然沉重的汙水處理係統可能會雪上加霜,讓恢複變得遙遙無期。同時,超標廢水要及時排至事故廢水收集池。
 
3、當進水水質問題導致出水超標時,一定要及時跟相關主管部門匯報溝通,必要時要啟動應急預案,保證尾水達標排放。
資料圖片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整理此文是出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yu) 本網聯係,我們(men) 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本文網址: https://www.mzxcq.com/news/188.html

汙水處理設備源頭供應商,全國服務電話:13335257655

免費定製環保設備係統解決(jue) 方案

構建多維產(chan) 品布局,打造全鏈條式汙水處理設備

版權所有 © 2022 掼蛋网页版

在線客服

真正源頭工廠,質優價更低。

在線客服

您好,我這邊是在線客服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