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某縣3個(ge) 建製鎮的汙水處理站建設,僅(jin) 完成部分管網和汙水收集池建設,汙水需轉運至縣汙水處理廠,平均每噸費用30元。由於(yu) 相關(guan) 轉運機製不完善,汙水得不到及時轉運,時有汙水溢流直排入河現象發生。
01
為(wei) 搞政績,投資1000多萬(wan) 卻建站不建網
「圖數量不圖質量」成農(nong) 村治水怪象
1. 前期調研不紮實,工程規劃不科學,存在一定盲目性。
如某山區小縣,市裏下達的任務是建設13個(ge) 村的汙水處理站,表麵上看都是人口上千的行政村,但實際上有一半以上的行政村下轄多個(ge) 自然村且相距較遠,並不具備建網建站的條件。
2. 配套資金不到位,上級給多少錢就辦多少事。
如某縣3個(ge) 建製鎮的汙水處理站建設,僅(jin) 完成部分管網和汙水收集池建設,汙水需轉運至縣汙水處理廠,平均每噸費用30元。由於(yu) 相關(guan) 轉運機製不完善,汙水得不到及時轉運,時有汙水溢流直排入河現象發生。
圖片來源於(yu) :網絡
3. 重建設、輕運行,或出水不達標,或隻收集不處理,不僅(jin) 是“曬太陽”工程,還是“黑臭水體(ti) ”製造工程。
某縣的一個(ge) 建製鎮投資1000多萬(wan) 元,卻隻建站不建網。還有的地方工作統籌不到位,新農(nong) 村建設的各方麵資源沒有進行很好整合。
某個(ge) 全省新農(nong) 村建設示範村的生活汙水一直未收集處理,在其村口“示範村”的石碑下,直接排放的汙水形成百餘(yu) 米的黑臭水帶。
4.為(wei) 出政績,搞幾十個(ge) 村的集中連片治理,投入巨額資金,管網拉得很長,投資和效益不相匹配。
曾幾何時,大家更多是在吐槽,農(nong) 村汙水治理,缺錢、缺人、缺技術。現如今,某些地區在資金到位的前提下,更多則是陷入“盲目治理”、“圖數量不圖質量”、“重建設輕運行”的新怪圈。
據住建部和環境部數據統計,2016年至2021年,農(nong) 村生活汙水處理率僅(jin) 從(cong) 22%提高到28%,5年僅(jin) 提高了6%左右。
在今年4月,環境部土壤司一級巡視員陳永清在《2023中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與(yu) 環境發展論壇》又再一次更新了數據:我國目前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率達到31%以上。總的來說,依舊是增速緩慢且平穩。
圖片來源於(yu) :網絡
而通過對實際農(nong) 村汙水的基層調研,相信大家也能理解為(wei) 什麽(me) 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一直進展緩慢:有的地方舊問題還沒解決(jue) ,有的地方新問題已經冒頭。
02
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鄉(xiang) 鎮綜合汙水、廁改“後遺症”
「農(nong) 村沒有汙水要治理」有失偏頗
事實是,一講到農(nong) 村汙水治理,一部分環保人會(hui) 馬上反駁:沒救了,我再說一遍,農(nong) 村沒有汙水要治理!
大家覺得,除了少數人口集中區,大多數農(nong) 村地區沒有汙水治理的必要。
一些人口不多的村莊,農(nong) 戶家裏產(chan) 生的日常汙水,有的給門口菜園灌溉施肥都不夠。
按照環境自淨能力和人均廢水排放量,一般的農(nong) 村完全可以實現自淨。
有些建設了汙水處理設施的農(nong) 村,村民還會(hui) 打爛井蓋,取水出來澆花。
隻不過,農(nong) 村需要治理的,似乎不僅(jin) 僅(jin) 是簡單的生活汙水。
◎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問題正在逐漸凸顯
根據生態環境部公布的2022年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數據顯示,主要汙染物指標有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總磷,來源主要包括農(nong) 業(ye) 種植、畜禽糞便、養(yang) 殖尾水等等,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問題正在逐漸凸顯。
在如今流域治理和海洋治理的大行動下,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治理甚至也成為(wei) 長江、黃河等流域總磷總氮控製和削減的關(guan) 鍵所在。
圖片來源於(yu) :網絡
◎鄉(xiang) 鎮綜合汙水治理也是“頭疼問題”
“比起農(nong) 村生活汙水,村改鎮後的汙水處理才更讓人頭疼吧。”
隨著村改鎮、新農(nong) 村建設實施後,原本分散、直排、亂(luan) 排的農(nong) 村汙水都開始集中排放和收集,而鄉(xiang) 鎮地區的水處理設備數量和處理能力往往難以很快兼容。部分汙水溢流、偷排、處理不到位情況也時有發生。
再加上鄉(xiang) 鎮汙水廠往往不會(hui) 有單廠運營,承包一個(ge) 縣/市的運營團隊管理往往不能及時掌握某一處汙水廠的具體(ti) 情況,調整起來麻煩且時效性滯後,管理難度非常大。
◎改廁易,汙水處理難
廁所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改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但是改廁汙水處理不當,造成的“後遺症”不容小覷。
一些農(nong) 村地區的改廁行動表麵幹得不錯,但往往汙水處理設施沒有配套同步。化糞池汙水缺乏專(zhuan) 人收集、村級汙水處理站運行不暢等情況時有發生,時間一長,臭氣熏天,導致糞汙隻能倒在澇河、溝渠、林帶或者村莊周邊的空地上,對環境造成二次汙染。
圖片來源於(yu) :央視財經
所以,單一說“農(nong) 村沒有汙水要治理”,大抵也有失偏頗了。
除了汙水因素本身以外,農(nong) 汙治理還麵臨(lin) 著噸水投資成本高、政府各個(ge) 部門亂(luan) 戰、地方標準不考慮治理目的、設施建設不規範、運維保障不足等諸多現實問題。
03
農(nong) 村汙水治理,是必要的
「以結果為(wei) 導向的實事求是」當為(wei) 第一原則
近年來,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問題不斷受到重視。
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印發的《關(guan) 於(yu) 推進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的指導意見》中提出,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仍然是農(nong) 村人居環境最突出的短板,麵臨(lin) 著思想認識和資金投入不到位、工作進展不平衡、管護機製不健全等問題。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中提出,農(nong) 村生活汙水分區分類推進治理和加強農(nong) 村黑臭水體(ti) 治理。
2022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提出,分區分類推進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和“加快推進農(nong) 村黑臭水體(ti) 治理。
麵對農(nong) 村汙水治理的高壓勢態,以結果為(wei) 導向的實事求是的行動,應當是地方政府、企業(ye) 和有關(guan) 部門的第一原則。
總之,農(nong) 村汙水治理是必需,但想要治理好,任重而道遠。
來源:生態環境部、中國環境、中國水網、福建省生態環境廳等
免責聲明:整理此文是出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yu) 本網聯係,我們(men) 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您好,我這邊是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