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中心

工程調試 | 汙水處理及厭氧處理工程指南(完整版)

  • 發布時間: 2023-07-17
汙水處理工程調試及試運行指導手冊
宗旨
本手冊是針對汙水處理工程調試及試運行工作編寫的,可供安裝、調試及營運工作人員使用,亦可作為建設方、施工方施工驗收之參考。
綱目
手冊含以下主要內容:調試條件、調試準備、試水方式、單機調試、單元調試、分段調試、接種菌種、馴化培養、全線連調、檢測分析、改進缺陷、補充完善、正式試運行、自行檢驗、正式提交檢驗、竣工驗收。
細則
1、調試條件
 
(1)土建構築物全部施工完成;
(2)設備安裝完成;
(3)電氣安裝完成;
(4)管道安裝完成;
(5)相關配套項目,含人員、儀器,汙水及進排管線,安全措施均已完善。
2、調試準備
 
(1)組成調試運行專門小組,含土建、設備、電氣、管線、施工人員以及設計與建設方代表共同參與;
(2)擬定調試及試運行計劃安排;
(3)進行相應的物質準備,如水(含汙水、自來水),氣(壓縮空氣、蒸汽),電,藥劑的購置、準備;
(4)準備必要的排水及抽水設備;賭塞管道的沙袋等;
(5)必須的檢測設備、裝置(PH計、試紙、COD檢測儀、SS);
(6)建立調試記錄、檢測檔案。
3、試水(充水)方式
 
(1)按設計工藝順序向各單元進行充水試驗;中小型工程可完全使用潔淨水或輕度汙染水(積水、雨水);大型工程考慮到水資源節約,可用50%淨水或輕汙染水或生活汙水,一半工業汙水(一般按照設計要求進行)。 
(2)建構築物未進行充水試驗的,充水按照設計要求一般分三次完成,即1/3、1/3、1/3充水,每充水1/3後,暫停3-8小時,檢查液麵變動及建構築物池體的滲漏和耐壓情況。特別注意:設計不受力的雙側均水位隔牆,充水應在二側同時衝水。 已進行充水試驗的建構築物可一次充水至滿負荷。 
(3)充水試驗的另一個作用是按設計水位高程要求,檢查水路是否暢通,保證正常運行後滿水量自流和安全超越功能,防止出現冒水和跑水現象。
4、單機調試 
 
(1)工藝設計的單獨工作運行的設備、裝置或非標均稱為單機。應在充水後,進行單機調試。 
(2)單機調試應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a、按工藝資料要求,了解單機在工藝過程中的作用和管線連接。 
b、認真消化、閱讀單機使用說明書,檢查安裝是否符合要求,機座是否固定牢。
c、凡有運轉要求的設備,要用手啟動或者盤動,或者用小型機械協助盤動。無異常時方可點動。 
d、按說明書要求,加注潤滑油(潤滑脂)加至油標指示位置。 
e、了解單機啟動方式,如離心式水泵則可帶壓啟動;定容積水泵則應接通安全回路管,開路啟動,逐步投入運行;離心式或羅茨風機則應在不帶壓的條件下進行啟動、停機。
f、點動啟動後,應檢查電機設備轉向,在確認轉向正確後方可二次啟動。
g、點動無誤後,作3-5min試運轉,運轉正常後,再作1-2h的連續運轉,此時要檢查設備溫升,一般設備工作溫度不宜高於50-60℃,除說明書有特殊規定者,溫升異常時,應檢查工作電流是否在規定範圍內,超過規定範圍的應停止運行,找出原因,消除後方可繼續運行。單機連續運行不少於2h。 
(3)單車運行試驗後,應填寫運行試車單,簽字備查。
5、單元調試 
 
(1)單元調試是按水處理設計的每個工藝單元進行的,如格柵單元、調節池單元、水解單元、好氧單元、二沉單元、氣浮單元、汙泥濃縮單元、汙泥脫水單元、汙泥回流單元的不同要求進行的。 
(2)單元調試是在單元內單台設備試車基礎上進行的,因為每個單元可能有幾台不同的設備和裝置組成,單元試車是檢查單元內各設備連動運行情況,並應能保證單元正常工作。 
(3)單元試車隻能解決設備的協調連動,而不能保證單元達到設計去除率的要求,因為它涉及到工藝條件、菌種等很多因素,需要在試運行中加以解決。 
(4)不同工藝單元應有不同的試車方法,應按照設計的詳細補充規程執行。 
6、分段調試 
 
(1)分段調試和單元調試基本一致,主要是按照水處理工藝過程分類進行調試的一種方式。  
(2)一般分段調試主要是按厭氧和好氧兩段進行的,可分別參照厭氧、好氧調試運行指導手冊進行。
7、接種菌種 
 
(1)接種菌種是指利用微生物生物消化功能的工藝單元,如主要有水解、厭氧、缺氧、好氧工藝單元,接種是對上述單元而言的。 
(2)依據微生物種類的不同,應分別接種不同的菌種。 
(3)接種量的大小:厭氧汙泥接種量一般不應少於水量的8-10%,否則,將影響啟動速度;好氧汙泥接種量一般應不少於水量的5%。隻要按照規範施工,厭氧、好氧菌可在規定範圍正常啟動。 
(4)啟動時間:應特別說明,菌種、水溫及水質條件,是影響啟動周期長短的重要條件。一般來講,低於20℃的條件下,接種和啟動均有一定的困難,特 
(5)菌種來源,厭氧汙泥主要來源於已有的厭氧工程,如漢斯啤酒厭氧發酵工程、農村沼氣池、魚塘、泥塘、護城河清淤汙泥;好氧汙泥主要來自城市汙水處理廠,應拉取當日脫水的活性汙泥作為好氧菌種。
8、馴化培養 
 
(1)馴化條件:一般來講,微生物生長條件不能發生驟然的突出變化,常規講要有一個適應過程,馴化過程應當與原生長條件盡量一致,當做不到時,一般用常規生活汙水作為培養水源,果汁廢水因濃度較高不能作為直接培養水,需要加以稀釋,一般控製COD負荷不高於1000-1500mg/L為宜,這樣需要按1:1(生活汙水:果汁廢水)或2:1配製作為原始馴化水,馴化時溫度不低於20℃,馴化采取連續悶曝3-7d,並在顯微鏡下檢查微生物生長狀況,或者依據長期實踐經驗,按照不同的工藝方法(活性汙泥、生物膜等),觀察微生物生長狀況,也可用檢查進出水COD大小來判斷生化作用的效果。 
(2)馴化方式:馴化條件具備後,連續運行已見到效果的情況下,采用遞增汙水進水量的方式,使微生物逐步適應新的生活條件,遞增幅度的大小按厭氧、好氧工藝及現場條件有所不同。一般來講,好氧正常啟動可在10-20d內完成,遞增比例為5-10%;而厭氧進水遞增比例則要小的很多,一般應控製揮發酸(VFA)濃度不大於1000mg/L,且厭氧池中PH值應保持在6.5-7.5範圍內,不要產生太大的波動,在這種情況下水量才可慢慢遞增。一般來講,厭氧從啟動到轉入正常運行(滿負荷量進水)需要3-6個月才能完成。 
(3)厭氧、好氧、水解等生化工藝是個複雜的過程,每個工程都會有自己的特點,需要根據現場條件加以調整。
9、全線調試 
 
(1)當上述工藝單元調試完成後,汙水處理工藝全線貫通,汙水處理係統處於正常條件下,即可進行全線連調。 
(2)按工藝單元順序,從第一單元開始檢測每個單元的PH值(用試紙)、SS(經驗目測)、COD(儀器檢測),確定全線運行的問題所在。 
(3)對不能達到設計要求的工藝的單元,全麵進行檢測調試,直至達到要求為止。
(4)各單元均正常後,全線連調結束。
10、抓住重點檢測分析 
 
(1)全線連調中,按檢測結果即可確定調試重點,一般來講,重點都是生化單元。
(2)生化單元調試的主要問題 
a、要認真檢查核對該單元進出水口的位置、布水、收水方式是否符合工藝設計要求。
b、正式通水前,先進行通氣檢測,即通氣前先將風機啟動後,開啟風量的1/4-1/3送至生化池的曝氣管道中,檢查管道所有節點的焊接安裝質量,不能有漏氣現象發生,不易檢查時,應塗抹肥皂水進行檢查,發現問題立即修複至要求。 
c、檢查管道所有固定處及固定方式,必須牢固可靠,防止產生通水後管道產生鬆動現象。 
d、檢查曝氣管、曝氣頭的安裝質量,不僅要求牢固可靠,而且處於同一水平麵上,高低誤差不大於±1㎜,檢查無誤後方可通水。
e、首次通水深度為淹沒曝氣頭、曝氣管深度0.5m左右,開動風機進行曝氣,檢查各曝氣頭曝氣管是否均衡曝氣。否則,應排水進行重新安裝,直至達到要求為止。 
f、繼續充水,直到達到正常工作狀態,再次啟動曝氣應能正常工作,氣量大、氣泡細、翻滾均勻為最佳狀態。 
g、對不同生化方式要嚴格控製溶解氧(DO)量。厭氧工藝不允許有DO進入;水解工藝,可在10—12h,用弱空氣攪拌3--5min;缺氧工藝DO應控製在小於0.5mg/L範圍內;氧化工藝則應保證DO不小於2--4mg/L。超過上述規定將可能破環係統正常運行。
11、改善缺陷、補充完善 
 
(1)連續調試後發生的問題,應慎重研究後,采取相應補救措施予以完善,保證達到設計要求。 
(2) 一般來講,改進措施可與正常調試同步進行,直到係統完成驗收為止。 
12、試運行 
 
(1) 係統調試結束後應及時轉入試運行。 
(2) 試運行開始,則應要求建設方正式派人參與,並在試運行中對建設方人員進行係統培訓,使其掌握運行操作。 
(3)試運行時間一般為10--15天。試運行結束後,則應與建設方進行係統交接,即試運行前期汙水站全部設施、設備、裝置的保管及運行責任由工程施工承包方自行承擔;試運行期,則由施工方、建設方共同承擔,以施工方為主;試運行交接後則以建設方為主,施工方協助;竣工驗收後則全權由建設方負責。
13、 自驗檢測 
 
(1)由施工方製定自驗檢測方案,並做好相應記錄。 
(2)連續三天,按規定取水樣(每2h一次,24h為一個混合樣),分別在進出水口連續抽取,每天進行檢測(主要為COD、PH、SS),合格後即認定自檢合格。
14、交驗檢測 
 
(1)由施工方將自檢結果向建設方匯報,建設方認同後,由建設方寄出交驗書麵申請報告,報請當地環保監測主管部門前來檢測。 
(2)施工方,建設方共同準備條件,配合環保主管部門進行檢測。
(3)檢測報告完成後,工程技術驗收完成。
15、竣工驗收 
 
(1)由施工方向建設方提交竣工驗收申請,並向建設方提供竣工資料。
(2)由建設方組織,並正式起草竣工驗收報告,報請主管部門組織驗收。
(3)正式辦理竣工驗收手續。  
厭氧生物處理調試運行  厭氧生物處理、調試、運行指導手冊
目的
本手冊用於厭氧生物降解工藝單元的運行管理。
內容及對象
手冊包括有以下7個內容:即: 厭氧生物反應概述;厭氧技術優勢和不足;反應機理;厭氧反應器類型;厭氧反應器工藝控製條件;啟動方式;運行管理;問題及解決措施;手冊適用於厭氧反應器操作人員、汙水站技工、化驗人員和管理人員,亦可供相關人員參考。
厭氧反應概述
利用微生物生命過程中的代謝活動,將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無機物,從而去除水中有機物汙染的過程,稱為廢水的生物處理。根據代謝過程對氧的需求,微生物又分為好氧、厭氧和介於兩者間的兼性微生物。厭氧生物處理就是利用厭氧微生物的代謝過程,在無需提供氧的情況下,把有機物轉化為無機物和少量的細胞物質,這些無機物包括大量的生物氣(即沼氣)和水。厭氧是一種低成本廢水處理技術,把廢水治理和能源相結合,特別適合發展中國家使用。
厭氣處理技術的優勢和不足
優勢:
4.1可作為環境保護、能源回收和生態良性循環結合係統的技術,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環境效益。
4.2耗能少,運行費低,對中等以上(1500mg/L)濃度廢水費用僅為好氧工藝1/3.
4.3回收能源,理論上講1kgCOD可產生純甲烷0.35m3,燃值(3.93×10-1J/m3),高於天然氣(3.93×10-1J/m3)。以日排10t COD工廠為例,按COD去除80%,甲烷為理論值80%計算,日產沼氣2240m3,相當於2500m3天然氣或3.85t煤,可發電5400Kwh.
4.4設備負荷高、占地少。
4.5剩餘汙泥少,僅相當於好氧工藝1/6~1/10.
4.6對N、P等營養物需求低,好氧工藝要求C:N:P=100:5:1,厭氧工藝為C:N:P=(350-500):5:1。  
4.7可直接處理高濃有機廢水,不需稀釋。
4.8厭氧菌可在中止供水和營養條件下,保留生物活性和沉泥性一年,適合間斷和季節性運行。  
4.9係統靈活,設備簡單,易於製作管理,規模可大可小。
厭氧不足:
1、出水汙染濃度高於好氧,一般不能達標;
2、對有毒性物質敏感;
3、初次啟動緩慢,最少需8-12周以上方能轉入正常水平。
4、反應機理:厭氧反應過程是對複雜物質(指高分子有機物以懸浮物和膠體形式存在於水中)生物降解的複雜的生態係統。
其反應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
5.1水解階段——被細菌胞外酶分解成小分子。例如:纖維素被纖維酶水解為纖維二糖和葡萄糖,澱粉被澱粉酶分解為麥牙糖和葡萄糖,蛋白質被蛋白酶水解為短肽和氨基酸等,這些小分子的水解產物能被溶解於水,並透過細胞為細胞所利用。
5.2發酵階段——小分子的化合物在發酵菌(即酸化菌)的細胞內轉化為更為簡單的化合物,並分泌到細胞外。這一階段主要產物為揮發性脂肪酸(VFA)醇類、乳酸、CO2、氫、氨、硫化氫等。
5.3產酸階段——上一階段產物被進一步轉化為乙酸、氫、碳酸以及新的細胞物質。
5.4產甲烷階段——在這一階段乙酸、氫、碳酸、甲酸和甲醇等被轉化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細胞物質。
- END -
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整理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係,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圖片
本文網址: https://www.mzxcq.com/news/272.html

汙水處理設備源頭供應商,全國服務電話:13335257655

免費定製環保設備係統解決(jue) 方案

構建多維產(chan) 品布局,打造全鏈條式汙水處理設備

版權所有 © 2022 掼蛋网页版

在線客服

真正源頭工廠,質優價更低。

在線客服

您好,我這邊是在線客服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