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中心

為什麽中國一定要做碳中和?目前為止最深度分析

  • 發布時間: 2023-05-25

為(wei) 什麽(me) 中國一定要做碳中和?

中國領導人承諾在2030年前達到碳達峰,2060年達到碳中和,這體(ti) 現了中國作為(wei) 一個(ge) 大國的擔當,沒有在曆史累積排放量等問題上做糾結。

除了大國擔當的氣度之外,碳中和的計劃符合中國的核心國家利益。

首先,中國碳達峰確實需要時間,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中國的工業(ye) 領域使用了48.3%的能源,而鋼鐵行業(ye) 和化工石化行業(ye) 又分別占據工業(ye) 領域24%和21%的能源使用,這些行業(ye) 的需求依然持續走高,短期內(nei) 減排的難度很大。

那剩餘(yu) 八年多的時間內(nei) 我們(men) 能達到碳達峰的目標嗎?從(cong) 兩(liang) 組數據來看還是可以有信心的:公眾(zhong) 號:3060碳達峰碳中和。

從(cong) 鋼鐵製品存量看,日本的人均鋼鐵存量約為(wei) 11噸,中國的人均存量約為(wei) 6噸,按照中國現在的鋼鐵產(chan) 量來推算,約10年內(nei) 中國的鋼鐵存量就可以達到代表發達國家標準的日本的水平。

 

以汽車保有量數據來看,中國最新的數據為(wei) 每千人199輛(2020年底),韓國每千人擁有汽車434輛(2018年),而現在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國和汽車市場,再有不到10年的時間,中國的汽車保有量也可以達到接近韓國的水平。

 

所以從(cong) 經濟發展邏輯上看,到2030年左右,中國的工業(ye) 規模可能會(hui) 到達一個(ge) 穩定的平台。

其次,碳減排對中國的國家安全有利。2020年,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73%,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43%,如果某一天因為(wei) 戰亂(luan) 或者其他原因,馬六甲海峽進口路線不暢,中國的能源供應和經濟發展會(hui) 大受影響。

 

 

但如果中國的能源結構主體(ti) 從(cong) 碳基能源變成光伏和風能,那麽(me) 馬六甲海峽就不再是被控製的咽喉要道。所以控製碳排放、增加新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從(cong) 長期來講,是國家安全戰略上非常重要的考量,是維護我國國家利益的重要措施。碳達峰碳中和。

再次,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產(chan) 業(ye) 發展和技術發展方麵都是全球領先的狀態。2019年,我國光伏產(chan) 業(ye) 中的矽片、電池片和組件的產(chan) 量分別約占全球總產(chan) 量份額的91%、79%和71%,逆變器產(chan) 量占全球市場的80%以上;風電整機製造占全球總產(chan) 量的41%;鋰電池領域誕生了全球行業(ye) 巨頭、市值超過1萬(wan) 億(yi) 元的寧德時代;新能源汽車領域也出現了蔚來、小鵬等很受市場歡迎的自主品牌。碳達峰碳中和。

 

所以,如果全球都要減排去碳的話,對中國從(cong) 商業(ye) 上、產(chan) 業(ye) 上都是非常巨大的機會(hui) 。減碳可以幫助中國在能源、汽車等領域做到彎道超車,實現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上的跨越。

 

光伏和風能正在統治能源世界

現在全球的能源格局中還是化石能源占主導。以2019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費結構為(wei) 例:石油、煤炭和天然氣分別占33.1%、 27.0%和24.2%,光伏、風能和水電等可再生能源加總隻有11.4%。

 

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速度很快。

事實上自2013年以來,全球的發電新增裝機容量中,清潔能源已經持續超過傳(chuan) 統能源;而根據中國政府的計劃,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比重中將達到25%以上,2060年清潔能源將在能源結構中占主導地位。

能夠對清潔能源的未來發展抱有信心,很大程度上來自於(yu) 光伏、風能的發電成本在過去這些年迅速的降低,已經可以直麵傳(chuan) 統能源的競爭(zheng) 。

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統計:2010至2019年,全球範圍內(nei) 光伏發電成本下降高達82%、陸上風電下降39%、海上風電下降29%。

2019年開始,中國很多地區的光伏、風能已經可以達到平價(jia) 上網,即無需補貼,以和火電同樣的價(jia) 格並網發電。並且隨著技術發展和規模化應用,光伏、風能的成本依然有著相當大的進一步降低的潛力。

信心的另一方麵來自於(yu) 清潔能源的開發潛力很大。以光伏為(wei) 例,先不考慮波峰波穀匹配和傳(chuan) 輸損耗等問題,要滿足中國現在的用電量,把0.6%的國土麵積鋪滿光伏板就可以解決(jue) ,即一個(ge) 約長和寬各約237公裏的正方形區域。

當然,新能源的實際發展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jue) 。比如剛才提到的平價(jia) 上網,其並不是一個(ge) 全流程的成本的計算:公眾(zhong) 號:3060碳達峰碳中和。

電力技術是需求驅動供給,電網為(wei) 保證發用電的實時平衡,需要發電側(ce) 不斷調節去擬合需求曲線。光伏與(yu) 風能發電依賴於(yu) 自然資源(光照強度、風力強度),其發電是隨其資源波動且不可控的,調節、消納的成本比火電等傳(chuan) 統能源要高很多,包括用其他能源輔助的方式或者用新建儲(chu) 能的方式去調頻調峰,對電網的設備、線路、智能化改造等。

以英國的經驗為(wei) 例,2010年以前英國平衡電力係統的成本一般占整個(ge) 發電成本的5%以內(nei) ,而隨著近年來英國能源結構中新能源占比的提高,平衡成本在2020年升到了發電成本的20%左右。

 

所以儲(chu) 能有機會(hui) 成為(wei) 未來重要的商業(ye) 機會(hui) ,因為(wei) 儲(chu) 能可以幫助解決(jue) 新能源的消納問題,很大程度上避免棄風、棄光;也因為(wei) 平滑了發電曲線,可以降低對電網的壓力和改造成本。

2020年儲(chu) 能市場的總規模為(wei) 152.8GWh,市場規模約為(wei) 2300億(yi) 元。儲(chu) 能的應用領域,51%都是用在風能和光伏的配套,風、光的高增長前景,將給儲(chu) 能市場非常可觀的助力。

同時,儲(chu) 能18%用在包含工商業(ye) 及家用的用戶側(ce) ,由於(yu) 儲(chu) 能本身是對電力係統的調節,峰穀電價(jia) 的套利成為(wei) 用戶側(ce) 儲(chu) 能的重要應用場景之一。

圖片

以世貿天階儲(chu) 能站為(wei) 例,北京全天峰穀價(jia) 差約1元,低穀電價(jia) 隻有0.3元,峰值電價(jia) 高達1.4元。儲(chu) 能站在低穀時買(mai) 入電量儲(chu) 存,到峰值時賣出電量,起到了削峰填穀的作用,讓商場每年節約100-200萬(wan) 元的電費。

儲(chu) 能目前最普遍的方式是抽水蓄能(占比90%),但受製於(yu) 地理條件非常不靈活。隨著電池成本的下降,電池儲(chu) 能可能會(hui) 成為(wei) 未來儲(chu) 能市場的主要增長來源。公眾(zhong) 號:3060碳達峰碳中和。

目前電池儲(chu) 能依然受電池成本的製約,以美國國家實驗室的光儲(chu) 一體(ti) 項目測算為(wei) 例,在儲(chu) 能電池容量和光伏裝機量配容比25%的情形下,將使發電係統增加約11%的成本;在配容比50%的情形下,將增加高達27%的發電成本。

圖片

但隨著技術進步和規模效應,未來儲(chu) 能電池的價(jia) 格預計也將下降,儲(chu) 能市場有機會(hui) 迎來高速發展。

 

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增長

在全球減排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在政策層麵和成本層麵都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

歐洲各國為(wei) 實現巴黎協定,紛紛預定在2025年後將逐步取締燃油車,全麵禁止出售汽油車和柴油車。我國海南表示將在2030年禁售燃油車,成為(wei) 中國第一個(ge) 宣布禁售燃油車時間表的省份。

從(cong) 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的轉化速度在加速。據安永預測,歐洲、中國和美國市場的電動汽車銷量將在12年內(nei) 超過燃油車銷量;據中汽協預計,未來五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年均增速40%以上。

 

成本方麵,動力電池領域過去這些年出現了類似摩爾定律的成本下降曲線。

IT領域在摩爾定律影響下,每年的單位計算成本下降約30%;電池領域過去十幾年大概平均每年發電成本下降18%左右。所以現在的新能源汽車在成本上越來越有優(you) 勢,而且似乎這個(ge) 趨勢還沒有停止的跡象。

2020年,新能源汽車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態勢,在這一年市場逐步認識到,新能源汽車不僅(jin) 是在性能上具有優(you) 勢;在成本方麵既使在沒有政府補貼的情況下,也有非常強的競爭(zheng) 力。

從(cong) 高額補貼到補貼逐漸退坡,到與(yu) 燃油車成本持平甚至更低,新能源汽車的經濟性在曲折而迅速的發展中得到了驗證。公060碳達峰碳中和。

 

總結

氣候問題是人類目前麵臨(lin) 的最大的敵人,其破壞性是全球性的、文明毀滅性的。但是,由於(yu) 碳排放汙染的外部性,而且解決(jue) 問題的成本巨大,如何讓全球各國達成共識,麵對人類共同的敵人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可以說,沒有共識就沒有解決(jue) 方案。而達成全球共識的基礎是中美兩(liang) 國,作為(wei) 世界最大的兩(liang) 個(ge) 經濟體(ti) ,首先達成兩(liang) 國之間的共識。

所以,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講,全球氣候問題是人類的災難,但從(cong) 戰爭(zheng) 與(yu) 和平的角度上看,反倒能起到促進中美合作的積極作用。

除了新能源科技的進步之外,大幅增加碳排放的成本是解決(jue) 氣候問題的核心要素。無論是碳稅還是碳交易,都是為(wei) 了增加排放的成本。由於(yu) 碳排放的普遍性,這種成本的增加將會(hui) 影響到社會(hui) 的所有角落,並不局限於(yu) 工業(ye) 或是新能源企業(ye) 。

全球氣候問題正在掀起一場碳中和以及新能源的革命,其規模和重要性不亞(ya) 於(yu) 我們(men) 已經經曆了幾十年的IT革命。

如何未雨綢繆,走在低碳時代的前沿,是每個(ge) 國家、每個(ge) 企業(ye) 必須仔細思考的問題。

 

文章來源:碳中和專(zhuan) 委會(hui)

免責聲明:整理此文是出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yu) 本網聯係,我們(men) 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本文網址: https://www.mzxcq.com/news/234.html

汙水處理設備源頭供應商,全國服務電話:13335257655

免費定製環保設備係統解決(jue) 方案

構建多維產(chan) 品布局,打造全鏈條式汙水處理設備

版權所有 © 2022 掼蛋网页版

在線客服

真正源頭工廠,質優價更低。

在線客服

您好,我這邊是在線客服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