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行業(ye) 熱搜
汙水廠、生產(chan) 企業(ye) 、膜行業(ye) ...都沸騰了
根據相關(guan) 機構調研結果顯示,約有65%城鎮汙水處理廠碳源不足。
汙水處理廠為了保障汙水處理效率和穩定運行,需要另外補充乙酸鈉、葡萄糖等碳源,不僅增加了汙水廠運行成本,同時也造成了一定的資源消耗。
“結合當地汙水廠實際運行情況和上遊汙水情況,由相關部門牽頭,對上遊企業汙水作為外加碳源開展可行性研究,並製定方案和監督機製,以此降低汙水處理廠運營成本,降低企業治汙成本......”

汙水廠沸騰了:
政策支持、技術可行、 案例可複製,一年輕鬆省下700萬(wan) !
網友木同學:“以前啤酒廢液都免費隨便拉,現在得花錢買了,以後恐怕花錢都搶不到了。”
網友老顧:“購買碳源是我們廠最大支出之一,乙酸鈉最便宜時約1000元/噸,有時候能漲價到約1800元/噸,自去年接受青島啤酒廠的汙水後,碳源減量1236.44噸,節省了約253.22萬元。”
網友陳忘川:“這個好,可惜周邊沒有啤酒廠,不知道還有沒有其它廢水能代替碳源?”
網友V:“我們縣的汙水廠就是與轄區內的獨流醋廠合作的,利用醋廠廢水替代葡萄糖作為碳源投加,2年累計投加醋廠廢水7萬餘噸,節約葡萄糖投加2300餘噸,節約藥劑成本740餘萬元。”
網友Peanut:“我們是深圳的一家糖果生產企業,2021年與深水水頭汙水處理有限公司簽訂了協議。據核算,企業汙水運營成本可下降約11%,並且每年可節省數十萬元的運營費用。”
網友流箏:“我來自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通過對西北一家年產10萬噸的澱粉企業和下遊汙水廠進行核算,當COD間排限值由現行標準中規定的300mg/L調整為協商限值2000mg/L時,企業將節省處理成本約600萬-800萬元/年,同時汙水廠將節約碳源購買成本約51.3萬元/年。”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1年初,生態環境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啤酒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發酵酒精和白酒工業水汙染物排放標準》修改單——
“允許酒類製造企業與下遊汙水處理廠通過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麵合同,共同約定水汙染物排放濃度限值,並作為環境監督執法的依據。”
除此之外,澱粉、檸檬酸、酵母等多個行業的標準修訂單已在推進中。
這些修改單的“出現”,再加上國家發改委2021年印發的《關於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標誌著啤酒生產廢水等企業廢水作為汙水處理廠碳源的障礙消除。
至此,無論從技術層麵還是政策層麵上來看,隻要科學合理,企業廢水都可以“變廢為寶”。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汙水處理廠和上遊企業必須通過簽訂合同來使“變廢為寶”程序合法。
生產(chan) 企業(ye) 沸騰了:
資源化遠不止“碳源”一條路,梳理5個(ge) 行業(ye) 廢水的20條資源化路徑
雖然企業生產廢水作為外加碳源已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但企業廢水產量遠大於汙水廠所需外加碳源量,仍然有大量的廢水得不到利用。
控製反應條件使厭氧發酵維持在特定階段,就可以獲得大量的氫氣或者甲烷。氫氣和甲烷可以用來燃燒發電,實現熱電聯產。目前,已有汙水處理廠采用這種方式實現能源的自給自足並且有能量富餘。
在汙水處理中,光合細菌可以利用廢水中的有機物、氮和磷進行生長與繁殖。其含有大量具有高附加值的產品,可以被應用於農業、化妝品行業以及醫療行業中。
利用光合細菌對啤酒廢水處理的同時進行光合細菌的培養繁殖,成功實現了啤酒廢水的資源化利用。
目前使用啤酒廢水培養的微藻種類主要有螺旋藻和小球藻。微藻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繁殖速度快,同時其具有較高的含油率。藻類油脂可以用來加工成生物柴油。
聚羥基脂肪酸酯的物理化學性質和傳統的石化塑料相似,被稱為可降解生物塑料。
傳統聚羥基脂肪酸酯生產采用純菌和單一底物進行發酵,成本高昂,因此采用混合菌,以廢水為底物發酵生產聚羥基脂肪酸酯。啤酒廢水COD含量高,可生化性良好,是生產聚羥基脂肪酸酯的良好底物。
利用養豬廢水來培養微藻,可降低微藻培養的成本。在養豬廢水稀釋 4 倍的時候,小球藻在其中的生長速率與在普通培養基中相同。綠僵菌具有較強的抗汙染和抗衝擊能力,能在豬場的廢水裏生長。
在以養豬廢水為替代介質生產絮凝劑b-737的工藝中,養豬廢水本身具有更合適的碳氮比,不需要額外的碳氮源。當隻添加khpo4的時候,細菌群落b-737可達1。同時,養豬廢水的COD和TN降低了61.9%和53%。
在養豬廢水獲得的鳥糞石P係列產品純度高,不僅可以降低環境中家畜和家禽養殖廢水的汙染,還可以再循環氮、磷等營養元素。
近年來一些養豬場、水產養殖廢水處理和資源利用相結合,探索一些回收利用的新模式。例如:
水產養殖廢水用小麥和水稻秸稈吸附沉澱處理後,其總氮、總磷、氨氮和COD含量都大大降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汙染。
這種模式提高了廢水資源利用率,正確地調整養殖廢水的碳氮比,發酵產生沼氣。
澱粉廢水汙染物主要為有機質、氮和磷等,且濃度較高,幾乎沒有有毒有害成分,可以作為肥料用於農田灌溉。
生產澱粉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水,廢水中含有蛋白質、脂肪、多糖類物質等有機物和纖維素等固體顆粒,TN含量高達100~200mg/L,COD含量高達10000~15000mg/L,蛋白質含量約為2000mg/L,因此將廢水中有用組分資源化利用,既能解決環境汙染問題,又能為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
澱粉廢水主要成分為有機物、氮和磷等營養物質,幾乎無毒性,因此是微生物的理想培養基。
用大豆廢水培養斜曲黴,培養8天後COD的去除率為72%,驗證了氮、磷在葡萄糖培養中的作用,為高效處理大豆廢水提供了一種經濟、環保的選擇。
豆製品黃漿水也可以應用於加工食品。例如,有人以豆腐黃漿水和蔗糖為原料,采用單因素和響應麵試驗優化了製醋工藝的最適條件,既資源化利用了豆腐黃漿水,又為製醋工藝提供了理論依據。
根據料液中蛋白質和糖類物質分子大小差異,可以從豆製品廢水中分離回收蛋白質、糖類等有價組分,該工藝主要包括超濾、納濾和反滲透。
通過黑液提取、蒸發、燃燒、苛化四個主要工段,可將造紙黑液中的SS、COD、BOD一並徹底去除,並可回收堿,產生二次蒸汽(能量)。
加工型煤需要添加粘合劑,一般使用的粘合劑是泡花堿和黃土。如果用造紙黑液作為加工型煤的粘合劑,取代泡花堿,既可節省原料,又可消除或減輕造紙黑液對環境的汙染,並使造紙黑液得到綜合利用。
采用黑液高濃提取、蒸發濃縮、磺化、噴霧幹燥,轉化成木質素產品。
木質素磺酸鈉具有較好的溶解性能、較高的表麵活性和分散能力,廣泛應用於化工、建築、陶瓷、礦粉、冶金、石油、耐火材料、水煤漿分散劑等行業。
將造紙黑液蒸發濃縮至25波美度(25°Be)濃度,與磷石、鉀石共同在1100℃溫度下燃燒,利用黑液中部分熱量和高溫燃燒時生成的碳酸鈉燒製成磷肥。
造紙白水中所含的物質為短纖維、填料、膠狀物以及溶解物,它經過調節後在氣浮池內與減壓後的溶氣水混合,進行氣浮操作過程。
完成分離後,清水入清水池供紙機回用,短纖維進入漿池供造紙機回用。
土地處理汙水是一種應用較多的汙水處理方法,但是將造紙黑液和白水的混合廢水用於農田灌溉,並取得成功的實例少見,所以把造紙廢水灌溉作為一種綜合利用的新方法提出,其目的是使這種方法得到完善和發展。
膜行業(ye) 沸騰了:
具有核心競爭(zheng) 力的膜技術企業(ye) 將迎來新的風口
考慮到汙水處理率接近飽和狀態,資源化成為了水生態保護升級的必然選擇。
2021年初,國家發改委、科技部、水利部、財政部等十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
《意見》明確提出,在城鎮、工業和農業農村等領域係統開展汙水資源化利用,全麵推動我國汙水資源化利用實現高質量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意見》中明確提出,在完成汙水資源化利用的總體目標以及重點任務的過程中,要強化科技力量的支撐。
可見,在汙水資源化的大潮下,汙水處理領域市場空間釋放可期,能自主研發汙水資源化技術、工藝和裝備等創新水處理技術、具備技術優勢的龍頭企業,將享受市場帶來的紅利。
同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近日印發的《“十四五”城鎮汙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提出,加強再生利用設施建設,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政策麵趨緊、治理體量巨大、係統化治理升級等因素疊加,未來一段時期內,汙水資源化有望成為汙水處理行業新的增長點,各種深度處理工藝及膜處理工藝將得到廣泛關注。
“不是所有水的問題都可以用膜技術解決,但膜技術是解決水問題的核心技術。”膜技術被認為是最適合資源化改造的水處理技術之一。
以膜技術為核心的汙水資源化技術,包括膜生物反應器(MBR)技術、MBR-DF雙膜新水源技術,技術成熟、經濟可行。
“MBR工藝日漸成熟,隨著能耗及成本降低,成為汙水資源化的優選方案。”有業內人士表示,該技術之所以能夠廣泛應用,就是因為它能夠真正實現治汙和資源化“1+1>2”的效果。
MBR-DF雙膜新水源技術,可將市政汙水處理成地表三類水以上的高品質新水源。該技術產水回收率可以達到95%以上,結合濃水處理,回收率可達100%,具有節能降耗的實效,且運行成本低於1.6元/噸,經濟優勢十分明顯。
UF/MBR-RO雙膜技術以MBR/UF為預處理,反滲透膜為核心,汙水經反滲透脫鹽、去除有機物後,產水作為高品質再生水(工業純水、脫鹽水)回用於工藝生產和冷卻水,替代自來水。
隨著市政與工業水處理過程中對深度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的需求也將持續提升,在技術創新、工程經驗和運營能力等方麵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膜技術企業將迎來新的風口。
據此,華寶證券測算,“十四五”期間的膜工藝市場規模合計將達到1207億元。
# 碧水源定位專業從事汙水處理和資源化應用,潛心膜技術研發創新和產業化應用;
# 中持水務打造汙水處理概念廠,提出水質可持續、能源回收、資源循環、環境友好等4個目標;
# 北控水務聚焦水資源的高效開發與可持續利用,入股金科環境;
以碧水源為例,《關於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發布後,碧水源對全麵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進行了工作部署。
碧水源董事長文劍平曾表示,汙水資源化能解決水資源短缺和水環境汙染雙重難題,無論從環保的角度,還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汙水資源化都是非常值得去做的工作。”
免責聲明:整理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係,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